测视力对于大家基本都不陌生了,升学入学的时候会测视力,在体检中基本都会测视力的,但是很多人都对测视力并不是那么的清楚,对于视力的换算也不了解。目前的话测视力是有两种视力表,一个是新视力表,一个是旧视力表,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如何测视力。
目前来看的话国内常用来测量的是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,此表为12行大小不同开口方向各异的“E”字所组成,测量从0.1-2.0(或从4.0-5.3)。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设计的。所谓视角就是由外界两点发出的光线,经眼内结点所形成的夹角。正常情况下,人眼能分辨出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所形成的视角为最小视角,即一分视角。视力表就是以一分视角为单位进行设计的。
目前视力表测量范围有两种,一种测量从0.1-2.0,一种测量从4.0-5.3。 其中0.1-2.0的计数表在市面上被称作“标准对数视力表”、“国际视力表”或者“旧视力表”;4.0-5.3的计数表在市面上被称作“小数记录视力表”、“中国视力表”或者“新视力表”计数。
“标准对数视力表”与“小数记录视力表”通过一个公式是可以相互换算的,视力表的换算的公式如下: 五分记录法=5-lg(1/小数记录法), 注: 五分记录法是“标准对数视力表”的测试数值,小数记录法是“小数记录视力表”的测试数值。我们经常听到的视力5.0、4.0之类,这种新的方法叫做标准对数记录法。
标准的视力表测试视力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两方面
检查远视力,我国通常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和我国缪天容创立的对数视力表。检查时,被检者坐在距视力表5m的地方,国际标准视力表1.0或对数视力表5.0与被检眼在同一水平,双眼分别检查,先右后左,从上而下。受检者迅速说出视标缺口方向,把说对的最小视标一行的字号记录下来。正常人的视力为1.0或5.0.当视力低于0.1时,可逐步走近视力表,按0.1×d/5算出(d为被检者看清该行时距视力表的距离)其视力。
检查近视力时,我国通常用Jaeger氏近视力表和我国徐广第设计的E字标准近视力表。 视力表应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,或用日光灯照明。正常人在正常光线下距离30cm能看清楚第10行为1.0.如果因近视或远视而改变了视力表与眼睛的距离,则将改变的距离一并记录。
视力表的换算规则如下
旧 新 度数
0.1 4.0 650
0.12 4.1 550~600
0.15 4.2 500
0.2 4.3 450
0.25
4.4 400
0.3 4.5 300~350
0.4 4.6 250
0.5 4.7 200
0.6 4.8 150
0.8 4.9 100
1.0 5.0
1.2 5.1
1.5 5.2
人们眼中的近视数与屈光度关系密切,1屈光度被定义为光线在通过镜片在镜片后一米处形成焦点。以D表示,f表示焦距就有公式D=1/f。如果镜片焦距是0.5米,那么这个镜片的屈光度就是1/0.5=2,习惯上人们叫做200度。视力表上的视力和屈光度(近视度数)的关系,没有绝对准确的换算关系。因为有些人的视力不是很好与很多因素是有很大的关系的,比如一些眼病,视网膜炎,视神经炎,黄斑变性等等,都会影响到视力的。